中英混用是一個很有趣、令人又愛又恨的現象,平時我們自自然然就會中英混用,有時候甚至說了英文都不會為意。曾經有研究要求香港以及台灣的大學生一日之內不能說英文,結果發現沒一個能做到。究竟什麼驅使我們中英混用? 為什麼有人說「Tom Cruise Man咗好多」我會覺得好平常,但有家長對小朋友講「俾隻hand hand我clean」就覺得十分不自在? 原來它們本質上是有分別的,我們一齊看看以下例子了解吧。

Name

稱呼別人的時候很多是都會中英混用,有趣例子有很多,例如我會說左上邊那位是Tom Cruise並不會說是湯告魯斯,而右上方是奇洛李維斯而不是Keanu Reeves; 我會說左邊那位是Kobe,右邊是碧咸。你們是否都是一樣?

為什麼會有這有趣的現象? 原來有一個叫First Impression Hypothesis的假說,我們學習時都有先入為主的取向,第一次聽見那人是中文名時就會習慣之後都說中文,英文亦然。我回想起我多數是用英文稱呼大學同學,因為大家介紹自己時都是用英文名; 相反,小學同學則是用中文稱呼,因為老師多是一開始就直呼我們中文全名。

Specificity

英文有時的詞義會比較精準,例如你會怎樣邀請別人參加圖中的活動? 你絕不會問:「你打唔打野戰?」因為打野戰有多過一種意思,說打War game可以避免別人告自己性騷擾之餘,又能表達到真正想表達的意思。另一方面,有時英文的意思比較概括,反而更「準確」,例如我們會說:「黎明有很多fans」,因為黎明有歌迷又有影迷,說fans就能包括所有喜歡黎明的人(不過現在我們可能都學台灣人說「粉絲」了)。

對餐廳經理說「我想Book 7點」,說book比「訂」更能代表「不需按金的預訂」。正正是中英有時沒有完全一樣的譯法,而英文有更準確的意思,我們就會中英混用了; 有時甚至我們連該中文字詞都不知道,就索性用英文,例如幫公司買東西後「Claim錢」,說「報銷」又好似怪怪的,claim錢反而更順耳。

Euphemism

左圖是什麼? 你會說是bra還是胸圍? 有時說英文可以幫我們避免尷尬的情況,為了婉轉一點,我們會說成Bra。同樣,很多英文字母都常常代替了比較尷尬的字眼,在這裡就不作詳細說明了。

Principle of economy

有時說英文會比較便利,因為英文的音節較少,例如我們會說Check-in代替「辦理登機/入住手續」; 我們會問朋友「你打緊咩game?」,因為說「你打緊咩手機遊戲?」比較長; 專有名詞亦都是同樣道理,我想你不會說DNA為「脫氧核糖核酸」吧。

以上例子只是想說明中英混用有時是無可避免。回到文章初頭的例子,我的朋友說「Tom Cruise Man咗好多」,可能是因為他與其他人一樣第一次聽到這個人名是英文,說他「Man」是因為意思比較概括,可能是同時想指他的外貌、行為、聲線都充滿著男子氣慨,同時Man只得一個音節,說出來比較便利。

無可否認中英混用有時能幫助我們溝通,但是不是我們任何時間都應該中英混用?

▼ 出發點

個人認為其中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出發點,究竟我們中英混用是想方便溝通抑或是作教育之用? 定還是因為你想別人覺得你是一位外國人?「俾隻hand hand我 clean。」的例子中,「手手」與「抹」都是音節短的字,說「hand hand」與「clean」並不特別便利; 第二,以中文作句式框架再加入英文字的中英混用,最多只能令小朋友吸收英文字詞的意思,但當中的文法是錯的 (因為是中文句式)。況且,要令小朋友學習英文詞彙有很多,是不是一定要將英文字硬加入中文對話當中? 第三,有時以英文表達是為了表達更準確,但「hand hand」有不同的用法,甚至有機會令人混淆對寵物狗發出的指令; 最後,我不覺得中英混用會令人覺得你是一位外國人,在youtube搜尋JM tone大家就會有答案了。

▼ 必要性

中英混用是否有必要? 有些時候例如Wargame的例子我覺得是必要的; 沒有中文翻譯的時候亦都一樣,例如專有名詞、Youtube之類。

▼ 對象

在幼兒教育裡,我們盡可能不會對幼兒中英混用; 可是,大學師生之間的討論常常會夾雜英文,因為有很多第一次在大學學到的概念都是英文,pilot study, subject, sampling之類都是常用的例子。

以上只是個人的意見,究竟我們應否或什麼時候應該中英混用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,這條界線我想是沒有人可以訂出來。但有兩點是可肯定的,第一就是不應期望中英混用能有效提升小朋友英語能力; 第二,有時說英文是有原因的,胡亂中英混用的話,只會令人覺得你「扮嘢」。

其實文章中很多例子都是參考以下連結中的文章,大家如果有興趣想知多一點的話,不妨參考一下。

Li, D. (2000). Cantonese‐English code‐switching research in Hong Kong: a Y2K review. Retrieved from http://202.116.197.15/cadalcanton/Fulltext/20908_2014317_103645_24.pdf

Li, D. (2012). Why Chinese-English code-switching is so difficult to avoid: Medium-of-instruction-induced code-switching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[powerpoint]. Retrieved from

http://www.cuhk.edu.hk/lin/cbrc/cbcl/doc/ppt/david_li.pdf

Lee, J. S. (2016). A Corpus-based Analysis of Mixed Code in Hong Kong Speech. Retrieved from http://www2.lt.cityu.edu.hk/~jsylee/publications/ialp2012.pdf

言語治療師的玩具箱@FB是由四位志同道合分別在不同settings工作的言語治療師建立,我們希望透過言語治療師的玩具箱 Speech therapist loves toys專頁1) 加強公眾教育; 2) 提昇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; 3) 分享玩具不同的玩法,分享快樂。

有興趣的爸媽,可以Follow【言語治療師的玩具箱 Speech therapist loves toys】Facebook喔!

Photo: 言語治療師的玩具箱 Speech therapist loves toys
Cover Photo: Pinterest